中心简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度报告

附件1

批准立项年份

2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12

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18年1月——2018年12月)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大学)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庞华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庞华/(0931)8912617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hpang@lzu.edu.cn

所在学校名称:兰州大学

所在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马旭炅/(0931)8914385

2019年1月15日填报

第一部分2018年度报告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2018年度各类教学团队参与实验教学人员113人,实验工程技术与管理岗位17人;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大学)现有普通物理本科教学实验室47个、近代物理实验室11个以及各类专业教学实验室12个;共计用房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使用面积约499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09万元,其中千元以上固定资产(设备)共计2265件,总值2602万元。

中心主要承担全校理、工、医、农等共计43个学科或专业本科生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物理院和核学院等相关学院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以及物理学(包括磁学、金属物理和电子器件与材料三个物理专业方向)、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六个专业实验教学任务。2018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共计26门,开设实验项目151个,占实验项目资源总数的89.35%。此为,还开设物理演示实验题目31个、微电子类创新实验题目13个和物理与材料类创新实验题目8个用于多层次教学和学习使用。2018年度必修实验课教学累计达21.93万人时数,惠及4540名学生。此外还承担本科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实验指导及自主开放实验学习等累计约8万人时数。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中心在实验项目的内容要求上注重设计性和综合性,今年新增了“ZKY-PEZ0100电磁学综合试验平台”、“CCY-LDG力电光综合实验仪”、“FD-MRS-A磁电阻与巨磁电阻效应综合实验仪”和“LH1000激光外差干涉系统”等实验设备,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中心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教研和科研项目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科研子项目;中心还为榆中校区的“物理、材料创新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和“分析测试中心”等本科生专用实验室补充配备了近10台科研设备及仪器,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方便。

2018年度以物理学院本科生作为项目负责人、中心固定人员为指导教师,共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6项(15人)、省部级各类奖项12项(37人);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7篇,以共同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2篇;获准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学院主办的内部学术期刊《基地物理》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全国物理学术竞赛、物理实验竞赛和物联网设计竞赛等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2018年中心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在教学方法改进、创新实验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我院本科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共申报立项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6项,发表各类教学研究论文37篇,自制或改进实验仪器4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9项。以往完成的教学研究项目在2018年度获得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2018年度,科研项目新立项60项,其中:纵向27项、横向33项,经费合计1888万元;申请并获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其中实验技术人员参与的有10项);2017年全院共计发表SCI论文226篇、EI论文15篇。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中心现有主任1名、副主任2名,各类教学团队参与实验教学人员113人,实验工程技术与管理岗位17人。其中:正高级30人、副高级55人、中级45人;具有博士学位108人、硕士学位10人、学士学位10人。

各类教学团队承担着全校理科院系的基础物理及实验教学任务。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普通物理力学热学实验教学团队,电磁学实验教学团队,光学实验教学团队,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团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团队,各专业实验教学团队,本科生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团队及本科生校外实习(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指导团队,专门针对新生开设的科研训练团队,各类竞赛培训辅导团队及本科实验教学辅助技术与管理团队。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中心强调师资队伍能力培养,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放在第一位。重视实验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培训提高制度,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近年来引进的实验教学系列的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工作期间必须参加学校及中心安排的培训,以保障队伍素质的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验教学要求。组织对新教师提供实验技能培训,实施听课制度与严格的考核制度,新教师需经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各教学团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参加团队组织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真正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学校建设双一流大学目标的定位下,中心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结合本中心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引进与培养并重、专任与聘用相结合的方针,不但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而且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其他高校进修学习,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议,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学院规定理论课教师要承担实验课程教学,实验课教师参与理论课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保证了实验中心队伍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已初步建成符合我校实践教学实际和要求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包括:1.基础物理仿真实验;2.综合设计虚拟仿真实验;3.研究创新虚拟演示实验。

中心还建设了网上教学和考试系统,网上实验报告批改系统,以及智慧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网上预习”提供开放式的预习环境;“网上考试”系统则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多和实验室及师资力量少的矛盾,使全部学生能够参加物理实验考试。为实现虚拟实验远程教学,中心建设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建立了网络平台;为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组织教师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了梳理,将有特色的、示范性强的实验教学素材上传到中心网站,建立共享的实践教学数字化资源,并以物理院的科研理论和成果为依托,继续丰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内容。

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中心建设了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http://phylab.lzu.edu.cn),包括实验中心门户网站、实验教务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实验理论知识预习、实验过程智能指导、实验结果批改、实验报告管理、实验教学资源管理、实验教学效果评估、互动交流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中心建设的网上实验报告批改系统,引进“互联网+实验共享云平台”,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教学的内容。网上实验报告批改系统今年开始运行,使实验报告批阅更快捷、准确,也便于对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有力的提高了实验报告批改质量。通过使用本系统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提高实验室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实验室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实验室评估提供详实数据,为实验室开放提供有力保障。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为了更好地对教学资源开放,中心设有门户网站供校内、校外用户访问,并以门户网站为主要载体向访问用户提供免费网络共享资源;校内用户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客户端直接运行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另外通过网络仪器预约系统,校内用户也可以共享绝大部分的硬件设施;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虚拟仿真实验,配有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并向相关专业学生开放共享。

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共享资源面向校内外全天候开放,师生均可通过访问门户网站,校内用户可以获得电磁学实验、力学实验、光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数字电路实验、模拟电路实验和嵌入式系统实验的教学视频、实验讲义和实验预习PPT等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

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共享:该部分主要由虚拟实验中心门户网站、实验理论知识预习及评分、实验课程管理、实验题库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指导、实验成绩统计查询、数字化仿真资源、师生互动交流和系统管理等子系统。

硬件资源共享:主要是通过校内仪器网上预约系统来实现的,通过该系统,虚拟仿真实验管辖下的虚拟仿真实验机房,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室、电路仿真与实践实验室和结构设计与材料加工实验平台等将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为保障网上资源的安全运行,中心专门建立了控制机房,对服务器进行了网络安全优化,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2018年度,中心延续举办“格致˙创新”、“格致˙勤学”和“格致˙悟道”论坛的传统,邀请92位专家学者到我院做学术专题报告,举办5场学术沙龙,在交流学习的同时,了解到了物理学发展的新领域、新发展,受益匪浅。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1、今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再创佳绩:

1)、10月10日-15日,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和决赛在郑州举行。我院杨建红教授指导的“芯系未来-自主研发SIT器件的工业化应用开发”项目晋级决赛并获得优秀奖。该项目系在自主研发成功高性能SIT器件的基础上,利用其独特性能进行工业化应用开发,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完全知识产权。该项目被遴选参加此次大赛全国优秀项目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同志到现场参观并详细询问和了解了该项目器件研发和进展情况,鼓励项目团队在核心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研发方面锐意创新,并希望项目取得更大成功。项目团队受到极大鼓舞,表示对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2)、2018年8月19日以王心华和刘德全两老师为领队的兰州大学代表队在山西大学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3)、2018年8月19日以李训栓、杨文革两老师为指导老师的兰州大学代表队在2018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总决赛智能家居组三等奖。

4)、2018年8月1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与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 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全国总决赛》在清华大学举行。经过四个多月全国八大赛区的的评委不记名网络评审、复核和现场答辩等阶段,30支优秀作品队伍从报名参赛的5459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总决赛。我院以李训栓老师为指导老师、肖伟、刘志勇、李景旺为队员的NMOS队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5)、2018年度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竞赛省(片)区比赛中,我院有10名同学获得特等奖;11名同学获得一等奖;12名同学获得三等奖或优胜奖。

2、我院教学改革方案自2018年秋冬学期开始实施国家建设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新要求,而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为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制定了新的“2+2”培养方案,秉承“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厚实基础,宽泛出口”的原则,实施人才培养新模式。对基础课程,学院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由1个主讲教师,3个辅讲教师,15辅助教学学生组成教学团队,完成课程教学。主讲教师讲概念,讲框架,讲物理思想,讲物理方法。辅讲教师讲应用,讲习题。辅助教学人员督促学生学习,检查习题,一块讨论,领着新生学习。这样一个教学团队在学院教学历史上还尚属首次,目的就是要新生在进入大学初始阶段的学习中不掉队,确保高质量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

3、荟萃精英谋改革开门纳言促发展5月19日,我院在格致楼3016报告厅召开综合改革暨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谢心澄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冯世平教授,“千人计划”专家、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海青教授,基金委数理学部原常务副主任、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汲培文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资剑教授,南京大学教授、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马余强主任,“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科技大学张振宇教授,基金委数理学部物理II处蒲钔处长等8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研讨会围绕学院综合改革方案,聚焦学科建设思路,重点针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展开讨论。关于学院综合改革,与会专家结合各自单位的改革发展经验和国内同行的成功做法,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极具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学院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实施综合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围绕学科发展,专家们就学科方向凝练、如何吸引及培养优秀人才、课程设置、学院管理、理论物理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特别是针对两年后即将开展的第五轮学科评估,与会专家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逐项分析物理学院各学科的优势、不足,问诊把脉各环节的突围策略,为学院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意见建议。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努力提升实践教学条件,已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学与管理队伍、较为充足的实验场地和基本的实验仪器设备。但是远不能满足对拔尖人才的培养要求,主要表现在:

1、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开设的物理实验内容以基础类实验为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难以开展创新型实验教学,不能满足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前沿性先进测试技术训练的实验几乎没有,导致学生到工作岗位上眼界狭窄,上升空间受到限制。

2、受制于两地办学现状,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学生有效训练时间减少,特别不利于学生自习、消化及提高实验兴趣和技能等。

3、实验用房紧缺,导致设备装卸频繁、实验过程相互影响!特别是本部的专业实验用房紧张的状态长期没有得到改善。

4、实验技术人员短缺!以致实验室管理工作压力颇大,有些实验室长期处于兼管状态,存在各种隐患!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一直关心中心的发展。在学校的组织下,中心申报了中央高校专项经费以及一流学科建设经费,如申报成功将极大的改善中心的实践教学条件。

八、下一年发展思路

明年中心要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积极建设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体制与教学实践模式,为此:

(1)、优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先进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针对教学队伍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形成实验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为教师个人发展创造空间和机会,进一步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有效地提高教学队伍的教学积极性。

(2)、加强学习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及设备使用维护人员培养培训制度,组织中心专业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到相关高校的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参观学习、交流,开拓视野,学习经验,促进实验室常规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3)、按照学校部署,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继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以适应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不同专业特点,同时挖掘现有仪器设备的应用潜力,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建立资源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以满足综合性、探索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需要。

(4)、根据学科的发展和进展,不断更新实验教学项目,优化各类实验内容,统筹安排对原有教材的修订工作以及对新实验教学内容的讲义的编写工作。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增强能力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增设选修实验课,以教师科研课题为依托,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验平台,完善开放性实验管理制度,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和条件。

(5)、建立完善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和完善中心信息平台建设,增加平台的动态化功能,积极申报国家级虚拟实验项目。在保证完成本科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心的人才和设备资源优势, 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

第二部分示范中心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大学)








所在学校名称









兰州大学








主管部门名称









教育部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http://phylab.lzu.edu.cn/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

邮政编码









730000








固定资产情况









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和办公家具两大块,总值2709万元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6000㎡

(4990㎡)

设备总值

2602万元

设备台数

2265台

经费投入情况

200万元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

万元

所在学校年度经费投入

200万元

注:(1)表中所有名称都必须填写全称。(2)主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查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二、人才培养情况

(一)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面向所在学校专业及学生情况

序号

面向的专业

学生人数

人时数

专业名称

年级

18年春季学期

1

大气1、2班;基地班(力热)

2017

148

4736

2

临床医学1---9班(力热)

2017

202

6592

3

药学1---6班(力热)

2017

137

4384

4

核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力热)

2017

24

1536

5

物理类1---5班(力热)

2017

238

15232

6

大气1--3班;基地班(电磁)

2016

186

5952

7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放射化学(电磁)

2016

43

1376

8

化学1---8班(电磁)

2016

213

6816

9

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基地班、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光学)

2016

133

4256

10

地质类1、2班(光学)

2016

90

2880

11

核技术、辐射防护、原子核物理(光学)

2016

132

8448

12

微电子(光学)

2016

17

544

13

物理学1、2班;物理学基地1、2班;物理学萃英班(光学)

2016

140

8960

14

物理1、2班;物理基地1、2班;微电子;萃英物理(近物)

2016

208

14976

15

核技术、核物理、辐射防护(近物)

2016

134

9648

16

微电子(专业实验)

2015

65

4680


小计


2110

101016

18年秋季学期

1

草业科学(力热)

2017

48

1536

2

地理信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力热)

2017

142

4544

3

地质学1、2班(力热)

2017

100

3200

4

核化工、核技术基地班(力热)

2017

43

1376

5

萃英化学、化学类1---8班(力热)

2017

277

8864

6

口腔1、2班;医学检验(力热)

2018

105

3360

7

核工程类1、2班;核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电磁)

2017

139

8896

8

物理学1、2班;材料物理;微电子;萃英物理;物理学基地1、2班(电磁)

2017

221

14144

9

材料化学

2017

21

672

10

地理信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电磁)

2017

142

4544

11

地质学1、2班(电磁)

2017

100

3200

12

大气科学类1、2班;大气科学基地班(电磁)

2017

148

4736

13

核化工、核技术基地班(光学)

2017

43

1376

14

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光学)

2017

53

1696

15

化学类1---8班;萃英化学(光学)

2017

277

8864

16

物理1、2班;物理基地1、2班;微电子;萃英物理(近物)

2016

208

14976

17

核技术、核物理、辐射防护(近物)

2016

134

9648

18

物理学金属材料物理方向(专业实验)

2015

11

792

19

物理学电子器件与材料工程方向(专业实验)

2015

32

2304

20

物理学磁学方向(专业实验)

2015

19

1368

21

微电子(专业实验)

2015

65

4680

22

材料物理(专业实验)

2015

33

4752

23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

2015

40

5760

24

功能材料(专业实验)

2015

24

2592

25

萃英物理(专业实验)

2015

5

360


小计


2430

118240


合计


4540

219256

注:面向的本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二)实验教学资源情况

实验项目资源总数

169个

年度开设实验项目数

151个

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

26门

实验教材总数

3种

年度新增实验教材

0种

注:(1)实验项目:有实验讲义和既往学生实验报告的实验项目。(2)实验教材:由中心固定人员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3)实验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学分的实验课程。

(三)学生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人数

15人

学生发表论文数

9篇

学生获得专利数

2项

注:(1)学生获奖: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获奖项目必须是相关项目的全国总决赛以上项目。(2)学生发表论文:必须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通讯作者或指导老师为中心固定人员。(3)学生获得专利:为已批准专利,中心固定人员为专利共同持有人。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情况

(一)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

类别

(万元)

1

中学生英才计划物理学科潜质评测系统开发


罗洪刚

张宏、彭勇#

2018/10-

2019/10

8

b

2

创新型实验的内容设计、开展方式的调研及教学体系的建构

2017120

冯娟娟

王振坤,傅杰财,李训栓,庞华

2017.06-

2019.05

1.2

a

3

金属氧化物基超级电容器中电化学表/界面上反应过程的原位电镜研究


谢二庆

英卓

2018-01-

2021-12

60

a

4

基于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和学科前沿的基础物理热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讨

2018077

王心华


201804-

201912

3

a

5

“双一流”战略下基础物理实验“3+3+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王建波



20

a

注:(1)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管理部门下达的有正式文号的最小一级子课题名称。(2)文号:项目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文号。(3)负责人: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4)参加人员:所有参加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后名字后标注*,非本中心人员名字后标注#。(5)经费:指示范中心本年度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6)类别:分为a、b两类,a类课题指以示范中心为主的课题;b类课题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它单位研究的课题。

(二)承担科研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

(万元)

类别

1

磷化镍的多重调控制备及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研究

LZUMMM2018006

周保范

李华

2018.1-2018.12

1.0

A(磁学实验室开放基金)

2

多场耦合作用下纳米焊料合金结构演变和可焊性机理的原位电镜研究

51801088

张宏

周保范、张俊丽、张悬、周霞、吕晓伟、陈斌

2019/01-2021/12

26

A(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项目)

3

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LZUMMM2018003

张宏

周保范、屈可、张悬、吕晓伟、陈斌

2018/01-2018/12

1

A(中央高校专项)

4

中学生英才计划物理学科潜质评测系统开发


罗洪刚

张宏、彭勇

2018/10-2019/10

8

B(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5

铁系金属/氧化物低维磁结构的可控制备与单体磁电特性电镜原位研究

51571104

彭勇

周保范、张宏、邓霞、张军伟

2016/01-2019/12

74.4

A(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

6

金属间化合物相固溶度对相生长及包晶凝固行为的影响

51871118

彭鹏

马智锟

2019.1.1-2022.12.31

60

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

凝固控制制备强韧多元轻质高温TiAI系合金技术的研发

18YF1GA102

彭鹏

马智锟

2018.7.1-2020.6.30

30

A(甘肃省基金)

8

器件在加磁场条件下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其微波特性的研究

20180821-(18)0183

李喜玲

乔亮等5人

2018/07-2019/07

2

B

9

量子弹球和量子图高精度普适涨落规律测量与研究

11775100

柴国志

李喜玲等11人

2018/01-2021/12

60

A

10

火箭军预先研究重点项目

纵20170250

王涛

李喜玲等12人

2018/01-2019/12

60

A

11

高频磁性材料在微波下的磁子-光子耦合机制研究

纵20180316

柴国志

李喜玲等11人

2018/01-2020/12

60

A

注: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

(三)研究成果

1.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授权号

核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类别

1

一种电镜原位加热装置结合焊料的纳米焊接方法

ZL201611107702.5

中国

彭勇,张悬,郑修军,张宏,马鸿斌,关超帅,张军伟,薛德胜

设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

一种用于X射线衍射仪测试的样品托架

ZL201721427870.2

中国

唐丽云、李喜玲、席力

实用新型

独立完成

3

一种非接触式矢量网络高温测试薄膜磁导率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ZL201610537853.8

中国

李喜玲,柴国志,李成毅

发明

合作完成—第一人

4

一种具有角度定位装置的电子束曝光机校场系统

ZL201721307339.1

中国

李喜玲,李华,周保范

实用新型

独立完成

5

一种具有定位装置的电子束曝光机样品套刻系统

ZL201721306854.8

中国

李喜玲,郭党委,毕四军

实用新型

独立完成

6

一种用于X射线衍射仪测试的样品托架

ZL201721427870.2

中国

唐丽云,李喜玲,席力

实用新型

独立完成

7

一种无线可穿戴遥控装置

ZL201621204525.8

中国

李训栓

实用新型

独立完成

8

无线体感云台控制装置

ZL201621168609.0

中国

李训栓

实用新型

独立完成

9

输出多路高精度PWM信号的舵机控制装置

ZL201621215644.3

中国

李训栓

实用新型

独立完成

10

输出多路高精度PWM信号的舵机控制装置

ZL201610986176.8

中国

李训栓

发明

独立完成

注:(1)国内外同内容的专利不得重复统计。(2)专利:批准的发明专利,以证书为准。(3)完成人:所有完成人,排序以证书为准。(4)类型:其它等同于发明专利的成果,如新药、软件、标准、规范等,在类型栏中标明。(5)类别:分四种,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第一人、合作完成—第二人、合作完成—其它。如果成果全部由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完成的则为独立完成。如果成果由示范中心与其它单位合作完成,第一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一人;第二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二人,第三及以后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其它。(以下类同)

2.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序号

论文或专著名称

作者

刊物、出版社名称

卷、期

(或章节)、页

类型

类别

1

Synthesis, electromagnetic an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Ba3Co2Fe24O41hexaferrites for GHz application

Dangwei Guo, Wenwen Kong, Juanjuan Feng, Xiling Li, Xiaolong Fan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B

Vol 228,

P213-217

学术论文

SCI

2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SrxBa3-xCo2Fe24O41hexaferrites in the range of 0.1-18 GHz

Dangwei Guo, Wenwen Kong, Juanjuan Feng, Xiling Li, Xiaolong Fan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Vol 751,

P 80-85

学术论文

SCI

3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MR of permalloy films by N 2+ ion irradiation

X. Jiang, X. Fan, J. Huang, C. Zhang, D. Xue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 Beam Interactions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

430 (2018) 54-58

论文

SCI

4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dynamical perme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tic thin films using shorted microstrip line probe

Xiling Li, Chengyi Li, Guozhi Chai*

Measure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28:115104

论文

SCI

5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模式研究

唐丽云、席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34.12.290-292



6

锂离子纽扣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实验设计[J]

盛英卓;苏庆;张振兴;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8,03:42-45



7

浅谈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与开展

冯娟娟,郭党委,王振坤,王鹏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8年第1辑,26-27页



8

SnS2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气敏特性测试

冯娟娟,郭党委,卢启海,王振坤

物理实验

第38卷第6期,15-19页



注:(1)论文、专著均限于教学研究、学术论文或专著,一般文献综述及一般教材不填报。请将有示范中心署名的论文、专著依次以国外刊物、国内重要刊物,外文专著、中文专著为序分别填报,并在类型栏中标明。单位为篇或册。(2)国外刊物:指在国外正式期刊发表的原始学术论文,国际会议一般论文集论文不予统计。(3)国内重要刊物: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http://www.las.ac.cn),同时可对国内发行的英文版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填报,但不得与中文版期刊同内容的论文重复。(4)外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5)中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6)作者:所有作者,以出版物排序为准。

3.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情况

序号

仪器设

备名称

自制或

改装

开发的功能和用途

(限100字以内)

研究成果

(限100字以内)

推广和应用的高校

1

扫描电镜原位加热台

自制

一种扫描电镜原位加热样品台,加热温度室温至650摄氏度,可用于扫描电镜下对样品进行原位加热实验,观测样品熔化扩散等性能。

申请发明专利1项,SCI一区文章1篇

兰州大学

2

矢量网络分析仪薄膜高温测试

改装

是一种薄膜高频测试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非接触式,可以加高温,可以转角测试

成果具体为发明专利和SCI论文;专利:中国,ZL201610537853.8;论文:Measurement Science & Technology,2017,28:115104

兰州大学

3

STM32物联网开发板

自制

用于学习STM32系列微处理器的电子学设备,可以搭载包括蓝牙,WiFi,2.4G通用模块,包括完整的硬件设备和20余个应用例程。

包括蓝牙,WiFi,2.4G通用模块,包括完整的硬件设备和20余个应用例程

兰州大学

4

二维驻波研究的实验装置

自制

用于研究弦线上二维驻波的波长与线密度、张力、频率等相关参数间关系

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实现成果转化,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已推广

兰州大学

注:(1)自制: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2)改装:对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改装,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3)研究成果:用新研制或改装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列举1-2项。

4.其它成果情况

名称

数量

国内会议论文数

国际会议论文数

国内一般刊物发表论文数

29篇

省部委奖数

9项

其它奖数

注:国内一般刊物:除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以外的其它国内刊物,只填报原始论文。

四、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导师

1

庞华

1970

教授

主任

管理教学

博士

博导

2

李健

1962

副教授

副主任

管理教学

学士


3

王建波

1975

教授


管理教学

博士

博导

4

罗洪刚

1970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杰青、长江学者

5

刘翔

1978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优青、万人计划

6

刘玉孝

1977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优青、万人计划

7

薛德胜

1965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杰青

8

王育华

1965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杰青

9

高大强

1982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0

高美珍

1964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1

贺德衍

1962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2

黄亮

1980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3

贾成龙

1976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4

蒋长军

1981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5

李建功

1961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6

栗军帅

1979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7

刘青芳

1975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8

彭勇

1976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9

祁菁

1974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20

席力

1973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21

谢二庆

1963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22

杨德政

1982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23

杨建红

1965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24

秦勇

1976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杰青、长江学者

25

拜永孝

1973

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26

邓剑波

1961

教授


教学

学士

硕导

27

李海蓉

1971

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28

范小龙

1981

青年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29

周金元

1981

青年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30

李慧慧

1981

青年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31

魏少文

1984

青年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32

曹江伟

1979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33

高存绪

1976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34

柴国志

1984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35

池俊红

1974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36

慈志鹏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37

段迎文

1966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38

房铁峰

1979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39

高辉

1977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0

关剑月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1

韩卫华

1979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2

寇昕莉

1973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3

兰伟

1979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4

李亚丽

1978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5

李颖弢

1984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6

刘锦宏

1967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7

马飞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8

潘孝军

1982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49

朋兴平

197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0

彭鹏

1985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1

彭尚龙

198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2

沈利亚

1972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3

史蓉蓉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4

陶琨

1976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5

田永辉

1982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6

王花枝

1968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7

王君

1976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8

王琦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59

吴志国

1978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60

徐灿

197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61

闫德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62

俞连春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63

张加驰

198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64

张振兴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65

赵忠

1968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66

左亚路

1982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硕导

67

白所

1985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68

黄娟娟

1979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69

李志伟

1982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0

刘斌

198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1

刘贵鹏

1985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2

刘奇明

1985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3

陆汉涛

1978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4

门学虎

1979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5

王丹

198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6

王静

1967

副教授


教学

学士


77

王开富

1961

副教授


教学

学士


78

王颖

1983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9

张水合

1966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80

张旭东

197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81

张稚雅

1983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82

赵静

1960

副教授


教学

学士


83

王得印

1982

讲师


教学

博士

硕导

84

闫中杰

1980

讲师


教学

博士

硕导

85

曹辉

1977

讲师


教学

博士


86

常鹏

1975

讲师


教学

博士


87

傅杰财

1987

讲师


教学

博士


88

高秀平

1978

讲师


教学

硕士


89

耿柏松

1980

讲师


教学

博士


90

刘德全

1986

讲师


教学

博士


91

刘文晶

1979

讲师


教学

博士


92

刘晓真

1973

讲师


教学

硕士


93

马骥

1978

讲师


教学

博士


94

毛延哲

1970

讲师


教学

硕士


95

聂政

1972

讲师


教学

硕士


96

牛小宁

1980

讲师


教学

博士


97

乔亮

1981

讲师


教学

博士


98

苏庆

1981

讲师


教学

博士


99

陶春兰

1980

讲师


教学

博士


100

王宝红

1968

讲师


教学

硕士


101

王方聪

1979

讲师


教学

博士


102

王林炜

1972

讲师


教学

学士


103

王涛

1989

讲师


教学

博士


104

吴东平

1974

讲师


教学

硕士


105

徐远丽

1981

讲师


教学

博士


106

杨文革

1971

讲师


教学

博士


107

幺金丽

1975

讲师


教学

博士


108

张丽平

1974

讲师


教学

博士


109

张钱华

1976

讲师


教学

博士


110

赵珏

1979

讲师


教学

学士


111

赵争妍

1980

讲师


教学

博士


112

卓仁富

1981

讲师


教学

博士


113

崔作龙

1965

高工

副主任

管理技术教学

学士


114

卫秀成

1973

高实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115

金武

1963

高实


管理技术教学



116

崔腾虎

1978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硕士


117

冯娟娟

1982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118

付玉军

1977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119

姜兴东

1979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硕士


120

李训栓

1981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121

盛英卓

1984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122

覃同

1960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本科


123

王鹏

1979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124

王振坤

1980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125

张海军

1978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126

马智琨

1979

实验师


管理技术教学

学士


127

王灵莉

1977

实验师


管理技术教学

学士


128

王心华

1979

实验师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129

邵佳锋

1972

讲师


管理技术教学

硕士


130

张宏

1989

工程师


管理技术教学

博士


注:(1)固定人员:指经过核定的属于示范中心编制的人员。(2)示范中心职务:示范中心主任、副主任。(3)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它,从事研究工作的兼职管理人员其工作性质为研究。(4)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它,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文革”前毕业的研究生统计为硕士,“文革”前毕业的本科生统计为学士。(5)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二)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工作期限

1









2









3

















注:(1)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和其他”两种类型。(2)工作期限:在示范中心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三)本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参会次数

1

王红理


教授

主任

中国

西安交大

外校专家


2

徐富新


教授

委员

中国

中南大学

外校专家


3

吕景林


教授

委员

中国

复旦大学

外校专家


4

沈韩


教授

委员

中国

中山大学

外校专家


5

庞华


教授

委员

中国

兰州大学

校内专家


6

杨德政


教授

委员

中国

兰州大学

校内专家


注:(1)教学指导委员会类型包括校内专家、外校专家、企业专家和外籍专家。(2)职务:包括主任委员和委员两类。(3)参会次数:年度内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的次数。

五、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心网址

http://phylab.lzu.edu.cn/

中心网址年度访问总量

8000人次

信息化资源总量

75000Mb

信息化资源年度更新量

500Mb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30项

中心信息化工作联系人

姓名

王振坤

移动电话

18919978618

电子邮箱

wangzk@lzu.edu.cn

(二)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1.参加示范中心联席会活动情况

所在示范中心联席会学科组名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联席会物理学科组

参加活动的人次数

2人次

2.承办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参加人数

时间

类型





























注:主办或协办由主管部门、一级学会或示范中心联席会批准的会议。请按全球性、区域性、双边性、全国性等排序,并在类型栏中标明。

3.参加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大会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1

纳米焊料构效关系的电镜原位研究

张宏

西北五省第十届电镜学术及技术交流研讨会

2018.08.25-08.29

威海

2

兰州大学球差电镜测试数据及问题展示

张宏

中国(北方)第一届球差电镜用户会

2017.11.28-11.30

天津

3

锡基合金纳米线的电子显微学研究及应用

张宏

2017年全国电镜年会大会第四分会场

2017.10.18-10.21

成都

4

用于微/纳米尺度焊接的一维纳米焊料及其制备方法

张宏

西北五省第九届电镜学术交流及技术研讨会议

2017.06.29-06.30

青海

5

兰州大学创新实验教学研究——以智能小车与手机操控段APP研制为例

王心华

第十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

2018.07.28-08.02

青岛













注:大会报告:指特邀报告。

4.承办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参赛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

(万元)

1

兰州大学“科学梦工坊”科学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大赛

51

张加弛

副教授

2018.9.15-2018.12.20

2

2

兰州大学普物月知识竞赛

286

马俊

助教

2018.10.23~11.24

1.6

3

兰州大学物理学术竞赛

85

马俊

助教

2018.5-6

1








注:学科竞赛:按国家级、省级、校级设立排序。

5.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序号

活动开展时间

参加人数

活动报道网址

1

第二节科技广场文化节

2018年11月24日

240

https://mp.weixin.qq.com/s/EAT0SBgtDOlJBZWPk-hVDw

2








6.接受进修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单位名称

起止时间

1






2






3






注:进修人员单位名称填写学校,起止时间以正式文件为准。

7.承办培训情况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2














注:培训项目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人数以签到表为准。

(三)安全工作情况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1530人次

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伤亡人数(人)

未发生



注:安全责任事故以所在高校发布的安全责任事故通报文件为准。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在其下方表格打钩。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说明伤亡人数。

六、审核意见

(一)示范中心负责人意见

(示范中心承诺所填内容属实,数据准确可靠。)

数据审核人:

示范中心主任: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二)学校评估意见

所在学校年度考核意见:

(需明确是否通过本年度考核,并明确下一步对示范中心的支持。)

所在学校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